一夜秋风起,天地桂花香。古人早有诗句说“桂子月中落,天香云外飘”,被称作“天香”的桂花香飘浮不定,总在不经意间悄然掠过,赶巧了能与浓郁芬芳来一次邂逅,若如愿还有第二口“深呼吸”,那就是“艳福”。
以往年岁里,秋凉渐起,“看桂花”是一件大事,要换乘几部车到还是城乡接合部的“桂林公园”才能一睹芳容,那里有一千多株桂花树。但那时年少,忙着在长廊、石舫、双桥、观音阁等处奔跑游玩,对桂花只是敬而远之地远眺一眼,顾不上品赏的雅事了,倒是听到走街串巷的商贩在弄堂里吆喝“桂花赤豆糕、桂花甜酒酿”能勾起馋虫无数。
据说以前的江南城乡,富庶人家都会在院子里种点桂花树。江浙有些地方通常要提前一年确定闺女出嫁日期,娘家人要自制“桂花糖”做婚庆用糖,在桂花季中将桂花、糖块和蜂蜜等熬制而成,切成小块包装收藏。待迎亲那天,丈母娘会赠送给上门娶亲的女婿及各位宾客,既意喻对新人未来生活的甜蜜祝愿,也是以防“闹新房”时借机闹事,“非此不足以解围也”。
1935年10月有《时事新报》刊文载:“浦东人、徐家汇人、龙华人,家里都有桂花树的,开放以后,便拗下来调到上海来卖,上海人看到桂花,是多么喜欢,两角小洋一大枝,大家争先恐后地去买。”报上还刊有“秘籍”:准备食用的桂花要在花还没开大时就摘下,若等到十足开大,一打摇就下来,香气散失就无用了。古时科举及第者被称作“折桂”的根源由此或可知一二:让考场得意的优胜者披红挂绿、骑高头大马,手中将开未开的桂花肆意绽放,香气四溢,人生高光时刻莫过于此。古时“折桂”也有等级:状元为红的丹桂、榜眼为黄的金桂、探花为白的银桂。
桂花树叶绿油润,在三百多天寂寞谦卑的坚守中以树荫遮阳便利众人,终有了金黄的桂花,用缕缕清香成就喧嚣尘世中的一树清欢,完成了由“兼济”到“独善”的转折,又开始为下一次绽放的坚守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